C2004转速控制器
ESG2004系列电子调速器是在ESG2002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满足电子调速器最基本的调速功能外,还具有以下几项特性:
▲具有引擎“起动油量”和“加速斜坡”的调整,这项特性解决了发动机在起动过程中因急速加油而造成的冒黑烟现象,极大的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增加了用于双频切换(既两种额定转速之间的快速切换)的功能,极大的方便了用户在需要频繁使用两种额定转速工作时的切换速度,省去了反复设定的复杂过程。
▲增加了一个过渡转速切换的功能,以方便一些高速机在由怠速至高速的切换过程中动作过大,而造成发动机的损伤。
1.1 基本电气特性
ESG2004基本电气特性如下:
R 电源电压: DC24V(范围18V~32V)或 DC12V(范围9V~16V)
R 电源消耗: < 0.1A(不包括执行器)
R 转速波动率:≤ ±0.25%
R 稳态调速率:0~5 % 可调
R 环境温度: -40℃~ +85℃
R 环境湿度: < 95%
R 速度范围:1KHz~6KHz(较低额定转速)1KHz~7.5KHz(较高额定转速);
1.2 C2004转速控制器外形及安装尺寸
转速控制器安装在控制箱或固定在发动机其它外围设备上,安装时应尽量选择空气干
燥,温度适宜的地方安装,如果应用在水和湿气比重较大的地方应将控制器垂直安装。安装尺寸图如图所示。
C2004 转速控制器外形及安装尺寸图
2.1.3 C2004转速控制器接线图
控制器接线请参照图2.2转速控制器接线图。
C2004 转速控制器接线图
● 1、2端子接执行器;
● 3、4端子接转速传感器,转速传感器必须用屏蔽线缆,线缆的屏蔽部分应接到端子4上,但不可与其它部分相连接,否则干扰信号可能进入速度控制器;
● 5、6端子接直流24V(特殊订货12V)电源,可利用发动机的控制电瓶、起动电瓶或采用其它稳压及非稳压电源供电,但要保证系统的峰值功耗和电压波动范围的要求。当采用起动电瓶供电时,必须设置充电装置以保证电瓶电量充足。在发动机起动时,电瓶短时间的输出电压跌落不会影响调速器正常工作。转速控制器正电源端(6脚)通过电源开关(或停机开关)、必要时可加8A保险丝串连直接接至24V电瓶正极,即直接从电瓶正极取电。转速控制器负电源端(5脚)必须从电瓶负极直接引线。如果电源负极需接地,则电源负极在电瓶负极端接大地,不能从控制器负极(5脚)端接大地。电源线长如果小于十米,选用电源线应大于等于0.75平方毫米;如果大于十米,电源线还需相应加粗。正确的电源接线参见图2.3,不正确的电源接线参见图2.4。
![]() | |||
正确的电源接线图 不正确的电源接线图 | |||
● 7、8端子外接频率设定开关,用于在两种额定工况之间的切换,断开时为额定工况1,闭合时为额定工况2; ● 7、9端子接转速微调电位器,电位器阻值为4.7K,调速范围可达到2400HZ; ● 10、11端子接稳态调速率开关,断开稳态调速率为0,闭合后通过调整控制器上稳态调速率电位器可将稳态调速率设定在0-5%范围内; ● 7、12、14端子外接KN11-204的三档扭子开关,来完成发动机的怠速、过渡转速、额定转速三者之间的切换; ● 13端子接电压调速装置,可直接接入同步控制器和负载分配器信号,完成自动并车和自动负载分配功能,单机运行时可不接。 2.1.4 各电位器的定义及调节 1.起动油量/STARTING FULE:用于调节发动机的起动油量,控制发动机起动时的烟量,顺时针为增大方向,逆时针为减小方向;起动油量过大时,发动机起动时黑烟量较大,起动油量过小时,发动机不容易起动,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选择合适的位置; 2.加速时间/SPEED RAMPING:用于调节发动机从怠速到额定转速时的延迟时间,最大延迟量约为15S,若有特别要求,可根据需要修改,顺时针方向为延迟时间增大方向; 3.稳定度/STABILITY:用于调节发动机调速过程中的微分控制量,以提高发动机转速的稳定性,通常与增益/GAIN调节配合使用; 4.增益/GAIN:用于调节发动机调速过程中的灵敏度,以提高发动机转速的稳定性,通常与稳定度/STABILITY调节配合使用; 5.怠速/IDLE:用于调节发动机的怠速大小,顺时针方向为转速增大方向; 6.额定转速1:用于调节发动机对应的额定工况1时的转速大小,顺时针方向为转速增大方向; 7.额定转速2:用于调节发动机对应的额定工况2时的转速大小,顺时针方向为转速增大方向; 8.稳态调速率/DROOP:用于调节机组并网时由辅助端口13(AUX)端调制的转速调速率,顺时针为调速率增大方向; 9.拨码开关:设定不同的编码方式,用于调节发动机转速的稳定性。 2.1.5 几种工况对应转速间的关系及外接开关的使用 在C2004转速控制器中,各种转速之间相互牵连,如若设置不当,可能造成转速之间的紊乱,在设置过程中,应严格按如下的顺序进行设置: 1.将外接的KN11-204转速切换开关置于高速端(扭子朝向开关有两根接线的那一端); 2.将7、8端子之间外接的频率设定开关置为0FF端(50Hz),调节面板指示为“额定转速1/SPEED1”的电位器,此时所设定的对应转速既为额定工况1所对应的额定转速1,当该转速有微小的差异的时候,也可通过调节外接的微调电位器来进行标定,标定之后,“额定转速1/SPEED1”的电位器及外接微调电位器不得再做调节; 3.将7、8端子之间外接的频率设定开关置为0N(60Hz)端,调节面板指示为“额定转速2/SPEED2”的电位器,此时所设定的对应转速既为额定工况2所对应的额定转速2,要 求所设定的额定转速1及额定转速2之间应满足额定转速2>额定转速1的关系; 4.将外接的KN11-204开关置于怠速端(扭子朝向开关无接线的那一端),调节面板指 示为“怠速/IDLE”的电位器,来标定怠速工况。 2.1.6 几种工况时的转速关系如下(其中过渡工况不用设置): 额定工况2>额定工况1>过渡工况>怠速 因额定工况1及额定工况2共用一个怠速设定,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当切换到不同的额定工况时,怠速值会有轻微的差异,此为正常现象,只需在切换到额定工况1的时候设置好怠速即可,当切换到额定工况2时,怠速会比额定工况1时略微偏高(<200Hz)。 各工况的设置应严格按以上顺序来进行设置,否则将造成各工况转速的紊乱! | |||